黄芪

2014-12-09  2984  来源:常用中药 

黄 芪《本经》

 

别名 绵芪,北芪。

来源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或膜夹黄芪的根。

蒙古黄芪

 

膜夹黄芪蒙古黄芪 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. var.mongholicus(Bge.)Hsiao 多年生草本。茎直立,上部有分枝。奇数羽状复叶互生,小叶12~18对;小叶片广椭圆形或椭圆形,下面被柔毛;托叶披针形。总状花序腋生;花萼钟状,密被短柔毛,具5萼齿;花冠黄色,旗瓣长圆状倒卵形,翼瓣及龙骨瓣均有长爪;雄蕊10,二体;子房有长柄。荚果膜质,半卵圆形,无毛。花期6~7月,果期7~9月。生于向阳草地及山坡。主产内蒙古、山西及黑龙江;现广为栽培。 春、秋季采挖,除去泥土、须根及根头,晒至六七成干,理直扎捆后晒干。 膜荚黄芪 豆科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(Fisch.)Bge.。多年生草本,主根深长,顺直粗壮,茎直立,高50-150cm。奇数羽状复叶,小叶6-13对,叶片椭圆形或长圆形,长7-30mm,宽3-12mm,上面近无毛,下面伏生白色柔毛,总状花序腋生,花萼钟状,萼齿5,花冠黄色至淡黄色,子房有柄,被柔毛。荚果膜质,膨胀,半卵圆形,有长柄,被黑色短伏毛,花期6-8月,果期7-9月。

主产于山西、黑龙江、内蒙古等地,生于向阳草地及山坡,药用部位为根,栽培黄芪一般3-4年收获,春、秋两季均可采挖。

 

黄芪药材及饮片

  

药材 根圆柱形,有的有分枝,上端较粗,略扭曲,长30~90cm,直径0.7~3.5cm。表面淡棕黄色至淡棕褐色,有不规则纵皱纹及横长皮孔,栓皮易剥落而露出黄白色皮部,有的可见网状纤维束。质坚韧,断面强纤维性。气微,味微甜,有豆腥味。

生芪片:2-4mm厚,表面黄白色,内层有棕色环纹及放射状纹理(菊花心),纤维性强,有粉性,具豆腥气。

炙黄芪片:显深黄色,质较脆,略带粘性,味甘。

 

性味归经甘,微温。归脾,肺经。

功效应用

1,补气升阳,适于气虚及气陷之证。a.肺气不足,久咳虚喘,自汗脉虚,易感风寒。常配补肺止咳平喘药。b.脾胃虚弱,食少纳呆,消瘦便溏,倦怠乏力,舌淡脉缓。c.中气下陷,久泻脱肛,脏器下垂。2,益卫固表止汗:用治体虚自汗,如气虚自汗;配滋阴降火药也治阴虚盗汗。3,利水消肿:主治脾虚失运,水湿停留,水肿,小便不利,每与利尿药同用。4,托毒生肌:善治疮痈日久,气血亏虚,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。多配补气养血药。此外,还可用治血虚,血瘀,失血等证,均取气旺生血,行血,统血之义。

用量用法10-15g,大剂量可用30-60g。补气升阳宜炙用,其余生用。

使用注意表实邪盛,气滞湿阻,食积内停,阴虚阳亢,热毒疮肿等均不宜使用。

化学成分 含黄酮类成分毛蕊异黄酮(calycosin)、3- 羟基- 9,10- 二甲氧基紫檀烷,还含黄芪皂甙Ⅰ、Ⅴ、Ⅲ( astragalosideⅠ、Ⅴ、Ⅲ)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