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元恺学术精华五、因材施教,医教相长

2015-02-11  1460  来源:《著名中医妇科学家罗元恺经验摘要》 

罗元恺学术精华五、因材施教,医教相长

罗氏不仅是一位中医临床学家,还是一位中医教育家。他从31年代开始从事中医教学,曾担任《金匮要略》、内科杂病、儿科、妇科、医学史、中医基础理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。他的学生包括大学本科班、中医进修班、专科师资培训班、助教班、西医学习中医班、业余中医班以及硕士、博士研究生等。他对中医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心血,对中医临床学科的课堂与实践教学有丰富的经验,并提出因材施教,广开思路,理论结合临床的教学方法,是现代中医教育的一代宗师。

古代中医教育主要有两种方式:一是师徒相授。习医者常从背诵药诀方书入门,继而研读医经,并随师侍诊,抄录医案,再从中悟出医理。这种教学方式着重于实践,理论则以自学为主。由于门派、地域所限,其知识往往较为局限,而理论亦常常有所偏颇。另一种方式是以儒通医或由道、佛而通医。文人学医有着较好的古文学根基,往往从中医经典入手,饱览前人医著,再验诸临床,进而提出己见,立一家之言。纵观历史上之医学大家,以儒通医者甚众,如张仲景、朱丹溪、张景岳等。其特点是知识较广博,基础较深厚,因而建树良多。而佛教或道教的僧人、道士习医者亦不少,对后世影响较大者,如《竹林寺女科》和《肘后方》。

现代中医教育可追溯到辛亥革命后的21年代。1924年,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在广州创立。该校是五年全日制的中医高等学府,由粤港两地中药商行筹款开办。设有中医基础和临床各科、中药方剂、西医和西药基础、外语等31门课程。并附设一家有门诊和住院的中医院。

教师为当地的中西医知名人士,制定了教学大纲,编写了各科教材。罗氏是该校第七届毕业生,毕业后留任附属的广东中医院,随后任教于母校。1949年就任该校校长,时年35岁。

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,罗氏总结了中医教育的一些规律。他认为中医首先来源于临床,理法方药均应用于临床,故能够扎根于民众之中,而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,其哲学和科学的内涵,则是中医学在2111多年的历史过程中持续发展的基础。因此,现代中医教育不可偏废理论与临床。他提出中医教学的几条原则:(1)中医、中药各个学科都要以中医基础理论为纲,由中医基础理论派生出各学科的理论,并指导本学科的临床实践;(2)中医基础和临床课的教师都不应脱离临床,以医促教,理论联系实际;(3)对学生要因材施教,启发思路,培养临床与研究的技能。

在中国近代史上,由于西医、西药的传入和西医的迅速发展,中医曾一度受到压制,而中医理论受到的冲击更大,“中医不科学”、“废医存药”的论调使中医理论面临存亡的危机。建国以后,政府的支持和正确的政策导向使中医药得到较好的发展时机,1956年始,京、沪、穗、宁开办了国内首批中医学院,中医教育走上正轨。但在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,重实践轻理论的实用主义倾向也严重影响了中医理论的研究和发展。有感于此,罗氏在71年代撰写了《如何把临床课教学工作做好》一文,他提出中医理论的重要性,认为中医基础理论是各科理法方药的指导纲领。如不掌握中医理论,则辨证不明,论证不确,若以方套病,对号入座,就丢掉了祖国医学的精华。但理论又要指导临床,在实践中验证理论是否正确,并使之提升到新的高度、取得新的突破。

罗氏在《漫谈中医的“学”与“教”》一文论述中医的教学与学习。认为学中医要循序渐进,善于自学,独立思考,勤学多练。教师应因材施教,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基础,讲课的深度、广度、重点均应有所区别,并注意结合临床实际,以强化记忆。他对教学极端认真负责,同一门课,对不同的班种就有不同的要求,备课、讲课均顾及学生的特点。如本科班学生因未有临床经验,在讲临床课时就要把诊断与鉴别、辨证与治法详作讲解,而进修班、西医学习中医班学员则有一定的临床基础,诊断与鉴别可以简略一些,重点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,并注意介绍临证中的经验教训;对于层次较高的学生,还应该介绍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、悬而未决或有争议的问题,以启发其思路。在实践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,使之学以致用。他在71高龄时还主办了全国中医妇科师资班并亲自主讲,同时也邀请国内十几位著名妇科专家前来讲学,融会各家精华,取得良好的效果。

他认为教学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。在备课时大量查阅资料,并通过总结归纳临床经验,温故而知新,在学术理论上加深认识。而在教学过程中对学术上一些疑难问题的思考,也启发和促进了理论和临床研究,达到“教学相长”的境界。

  • 关联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