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茹

2016-01-03  1385  来源:中国中药数据库 

别名
竹皮、淡竹皮茹、青竹茹、淡竹茹、麻巴、竹二青、竹子青
汉语拼音
zhu ru
英文名
Bamboo Shavings
药材基原
为禾本科植物淡竹、青竿竹、大头典竹等的茎秆去外皮刮出的中间层。
资源分布
1.淡竹分布于山东、河南、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。 2.青竿竹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。 3.大头典竹分布于广东、海南及广西。
采收和储藏
冬季砍伐当年生长的新竹,除去枝叶,锯成段,刮去外层青皮,然后将中间层刮成丝状,摊放晾干。
药用部位
炮制方法
1.净制:除去杂质。 2.切制:除去杂质切揉成小团,将竹茹中的碎末,过粗箩,收集粗粉。 3.姜汁炒:取净竹茹,加姜汁拌匀,置之不理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,取出,晾干。每斤竹茹用生姜3两。 4.姜汁焙:取净竹茹,加姜汁拌匀,稍闷,压平,置锅内,用文火加热,炒焙至两面显黄色焦斑,取出,晾干。每竹茹100kg,用生姜10kg或干姜3kg。 5.炒制:先将锅烧热,放入麦麸,炒至冒烟,加入竹茹翻炒至黄色,筛去麦麸即可。每竹茹10kg,用麦麸2kg。 6.砂制:取竹茹抖去灰渣,加飞朱砂细粉1%兑水适量搅匀后,喷晒竹茹,至染成均匀红色,晒干。
剂型
药理作用
1.增加尿中氯化物量:有增加尿中氯化物量的作用;
2.增高血糖:此外,还有增高血糖作用。
3.抗菌作用:竹茹粉在平皿上对白色葡萄球菌、枯草杆菌、大肠杆菌及伤寒杆蓖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。
药物配伍
1.配半夏,一寒一热,健脾燥湿,和胃止呕力彰,主治脾胃不和,胃气上逆,以致恶心、呕吐、呃逆等症。 2.配枳实,和胃降逆,清热止呕,消积化痰,宽中利膈之力增强,主治胃热痰盛,胃气上逆,恶心呕吐,胸脘满闷等症。 3.配陈皮,一温一寒,温清相济,和胃降逆,除胃中寒热甚妙,主治脾胃虚弱,气机不调,寒热错杂,脘腹胀满,恶心呕吐,呃逆等症。 4.配生姜,一寒一温,具和胃止呕,调中降逆之功,主治寒热互结,胃气上逆之呕呃不止。 5.配黄连:竹茹入胆,黄连入心,心胆并治,可收清心胆,化痰浊之功。 6.配石斛,共奏清胃热,养胃阴,和胃气,降呕逆之功,清中有补,补中有清,用于治疗胃阴不足,胃虚有热,气失和降所致的饥而不食,反复呕吐,或干呕不止,口干烦渴等;对于妇女妊娠恶阻,胃气受胎热上扰而见的恶心呕吐,也宜用之。
药性
甘;微寒
归经
脾;胃;胆经
功效
清热化痰;除烦止呕;安胎凉血
主治
肺热咳嗽;烦热惊悸;胃热呕呃;妊娠恶阻;胎动不安;吐血;衄血;尿血;崩漏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5-10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熬膏贴。
用药禁忌
寒痰咳喘、胃寒呕逆及脾虚泄泻者禁服。
不良反应及治疗
出处
《中华本草》
  • 关联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