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石

2015-12-22  1309  来源:中国中药数据库 

别名
芒消、硝石、苦消、北帝元珠、化金石、水石、地霜、生消、焰消、火消、银消
汉语拼音
xiao shi
英文名
Niter
药材基原
为硝酸盐类硝石族矿物钾硝石经加工精制成的结晶体或人工制品。
资源分布
产于山东、江苏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外等地。
采收和储藏
置阴凉干燥处,防火、防潮。
药用部位
炮制方法
取含硝的土块,击碎后,置桶内,加水浸泡调匀,经多次过滤,取滤液澄清,置蒸发锅内加热蒸去水分,取出冷却,即析出硝石结晶。消石:敲碎或研细用。制消石,有水制、火制两种,水制:消石加水与10%萝卜同煮,过滤,浓缩后,放置,待其结晶,即成。火制:将消石入锅中,微火炒成洁白色。炒时不可离人,以防火患。 1.《抱朴子》:消石,制之须用地莲子、猪牙皂角、苦参、南星、巴豆、汉防己、晚蚕砂。 2.《雷公炮炙论》:凡使先研如粉,以瓷瓶子于五斤火中,煅令通赤,用鸡肠菜、柏子仁和作一处,分丸如小帝珠子许,待饼子赤时,投消石于瓶子内,其消石自然伏火,每四两消石,用鸡肠菜、柏子仁共十五个帝珠子,尽为度。 3.《日华子本草》:消石,火上伏法,用柳枝汤煎三周时,如汤减少,即入热者,伏火即止。
剂型
药理作用
药物配伍
药性
苦咸;温;有毒
归经
心;脾;肺经
功效
破坚散积;利尿泻下;解毒消肿
主治
中暑伤冷;痧胀;心腹疼痛;吐泻;黄疸;癥积;淋病;便秘;目赤;喉痹;疔毒;痈肿
用法用量
内服:入丸、散,0.5-1钱。外用:研末点目、吹喉或水化罨敷。
用药禁忌
体弱及孕妇均忌服。 1.《本草经集注》:萤火为之使。恶苦参、苦菜。畏女菀、粥。 2.《药性论》:恶曾青。 3.《蜀本草》:大黄为使。 4.《日华子本草》:畏杏仁、竹叶。 5.《纲目》:得陈皮性疏爽。
不良反应及治疗
出处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  • 关联搜索